作者:赵秀清时间:2025-03-21
来源:教师发展部
2017年,在我的人生里程里是值得记录的一年。那年我大学毕业,带着满腔的教育理想成为了一位初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回顾五年的成长,我给自己总结了一个成长关键词:寻找。那时候,我总是在寻找……我在课堂上寻找、在身边同事身上寻找、出去培训学习时寻找,寻找那个自己最想成为的模样。五年里,在不断寻找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下面,我主要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倾心执着成为自己两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成长故事。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入职之初,我遇到了班主任生涯中的第一个师父——亓老师。我至今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画面就是:刚开始我得知我要当六年级四班班主任这一消息时,亓老师带着我们进了一个办公室开会。那时,她在侃侃而谈地和我们讲开学的注意事项,我们这学期的要如何施行小组合作。虽然具体内容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对我而言确是我在班主任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因为在大学里,老师就给我们讲小组合作的好处,包括在书中也经常看到,小组合作的模式也深深吸引着我,但是空有想法没有实践。所以,上班之前我就告诉自己,如果给我一个班,我首先就要探索怎么进行小组合作。而刚一上班就有这么一个人恰好带领着自己去做这件自己一直想做却又一时间做不到的事情,这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自此,我们就在亓老师的带领下轰轰烈烈的做了起来。她也就成了我班主任专业成长道路上的师父。于是,我就在她身上去寻找我理想中班主任的样子。我总是说,她解决学生问题的方法大家都可以学,但是在每一个方法背后的教育智慧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到的。因为学生总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而她总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教育方式。
后来,学校里组织青蓝工程,我又遇到了我的另一位老师——张艾老师。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无论什么时候和她说话,她总是笑着、不慌不忙地娓娓道来。这不就是我要寻找的学生心中语文老师的样子吗。后来,我教师专业成长的路上再也离不开了她。她总是默默地给我很多指导。每次我准备各种大大小小的公开课,除非极特殊的情况,否则我的各种磨课,她从不会缺席,这种默契好像从来都不需要特别邀请。她教给我的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不管我磨课到多晚,每次给她发消息她总是秒回,就像在备她自己的课一样去和我一起琢磨每一个细节之处。有一次,她恰好在哄孩子睡觉,不方便回消息。她和我说了一句:等羊儿睡着了,我再给你找找。当时,听完这句话我特别感动,突然感觉自己身边优秀的人永远都比自己更认真、努力,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做好呢?慢慢地,从她一步步教我成长到现在我们可以一起前进。
此外,除了这两位师父之外,还有我们全体语文组的老师、学校里曾经给予我帮助、指导的所有老师,再到出去学习培训时遇到的点亮我教育理想的老师、自己读书遇到的老师等。因为这些师父的存在,五年里,我一边成长、一边收获着。在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这些师父不是因为哪个领导的指定,一定是跟随自己的内心主动寻找的结果。
二、倾心执着成为自己
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我享受着在课堂上与生共舞的感觉。青春语文王君老师说:“每个人的声音都是中国‘好声音’,专业成长的目标在于:成为你自己!”
首先,要把握每一次公开课的机会,实现自我成长。我入职第一年凭借《失根的兰花》一课获得了市“一师一优课”一等奖同时也被评为省级优课。当时刚入职没多久,对各种赛课也不是很了解。但是入职之初我告诉自己,争取每学期讲一次公开课,要对每一次公开课尽100%的努力,每讲一次就要有一次的蜕变。因为我觉得一个老师最重要的能力就是他的教学能力,这是做为一位老师的立身之本。而《失根的兰花》那节课就是在每学期一次的公开课中讲的,也没有专门的去准备。但是那次获奖却第一次让我有了这种:原来只要我努力,总会被认可的感觉。也是从那之后,我开始有了一些其他讲课的机会,但是遇到每次机会我都告诉自己:如果不好好准备,这就是最后一次。
2021年1月,我在准备开发区的青年骨干教师评选,这次机会对我来说来之不易。参加开发区选拔时,我记得当时只有两天的准备时间,第一天备好课之后,第二天下午学校组织试讲。我讲完之后,亓老师和我说了很多,我只记得了一句:“你必须得至少练6遍,烂熟于心才行。”我觉得很有道理,那天我忙完学校工作后,晚上一个人在办公室不停地修改,改完接着去对面教室练,练完再改,反反复复,最后也数不清练了多少遍,直到自己满意了才回宿舍。我记得那时已经到了凌晨1:30多。楼里太黑,心里虽然害怕但更多的是得到满足后的兴奋。第二天早上5:00就醒了,又在心里默默排练,直到确保自己不出任何问题。最后站到比赛的讲台上,台下7位评委老师,但我内心丝毫不慌,10分钟试讲很快过去了,讲完我看到评委脸上的笑容,那时我觉得我应该可以了。后来,我又通过了东营市的选拔,最终被评为东营市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对象。
有时候我爸总是和我说,工作不要太累,注意休息。我仔细想了想,用了这样一个比喻和他调侃着说,工作就是玩的另一种形式,如果把它当做工作就太累了,如果把它想象成玩,玩就要玩的尽兴,还要玩出个样子,那不有意思多了。
其次,坚持反思和阅读,助力专业成长。坚持写反思、坚持阅读虽然老生常谈,但我觉得能一直坚持下来就很酷。学校要求每人每月写教学反思,一开始我不会写,我就写自己的感受,想到哪写到哪。慢慢地,通过看书、看一些文章,开始模仿着去写。偶然有一次,学校里选文章往胜利教育发表,我的被选上了。接下来便是不停地修改、修改再修改,那时候我才知道发表一篇文章是多么的不容易。虽然那次最终没有被发表,但是在这过程中,我通过同事的互评互改我知道了一篇文章该如何去写;通过校长的批改我知道了标题怎么取。也是那次我对自己的课堂有了一个新的定义——“敢式”课堂。后来,每次我写教学反思都想象着那篇文章修改的过程,最后我也顺利发表了一篇文章。反思这段过程,我觉得,阅读写文章不仅是为了发表,更多地是通过一篇篇文章去反思、梳理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找到自己的成长之路。
最后,学会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班主任的幸福是看到学生因为自己而一点点地去成长、进步,找到他们自己的成长之路。在这过程中如果还能被记起,也是一种幸福指数不断+1的幸运。但是,爱学生一定要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奢望被他们记住的带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那么,我们的教育生活时不时就会出现不一样的惊喜。
作为语文老师我总是沉迷于课堂中与学生不停“对话”的过程,那种和谐的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共同解读文本的奥秘和时不时出现的火花,这些瞬间虽然不易出现,但只要出现过,就不再想过放弃追寻。与文本互相成就,与学生互相成就,令人兴奋,使人着迷。因为语文,我们渐渐走向生命的圆满。我也时常在思考,一位语文教师最终教给学生的是什么?是情感,是温度,是思想,是人生的宽度和高度。是要自己做一个有光的行者和思想者,以生命在场的姿态,唤醒、点化和润泽学生的生命。我想让学生在文本中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所以我还要成为我自己。在一点点的用心生活中、在旅行的路上、在对自己人生的思考中。工作的认真、生活的热爱,这一点一滴的积累足以使自己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
那么,这辈子,做个爱满心头、情动晨夕的老师,足矣!
撰稿:赵秀清
一审:王亚宁 二审:谭敬敬 三审:宋团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