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看发展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实验学校2021年十件大事
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开局之年,也是东凯实验学校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东凯实验学校以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目标要求为主线,坚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根据中央及省市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总要求,发扬“气有浩然 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接续推进“党建引领,文化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思路,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促提升,在开局之年,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动力之源,持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现撷取本年度10件典型事件,划重点,看发展,与大家一起回顾东凯实验学校2021年奋进历程!
1.我校“五风共育 幸福成长”党建品牌荣获东营市优秀学校党建品牌称号。
一年来,我校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学校主责主业紧密结合,在做好学、思、践、行等规定动作基础上,将“五风共育 幸福成长”学校党建品牌培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学史力行、办实事”的有效载体,丰富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内涵。在开发区教育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校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校党建工作成效显著。6月,我校党支部被评为开发区先进基层党组织;12月,荣获东营市优秀学校党建品牌学校;同月,被确为2021年度五星级党支部。
2.我校教学成果《“学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一年来,我校致力构建高质量教育育人生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办学,在关注学生当下幸福学习和生活的基础上,为学生未来拥有幸福的能力打牢基础,实施“课程建设、课堂改革、学校文化、教师素养”四驱推进策略,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校教育育人生态。5月,由赵文刚校长主编的《“学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一书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我校教学改革稳步进入成果物化阶段,教学成果向教学生产力转化的作用日益彰显。九年级中考、一年级招生均取得喜人成绩,学校教学班增至63个,学生数量增至2685人。
3.市教育局开发区分局教研室定向联系我校、精准指导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正式启动
10月22日,为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引领带动作用,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助推学校卓越发展,分局教研室启动了定向联系学校工作机制,以“五个一”活动(全面听一次课,参加一次校本教研活动,参加一次学科质量分析会,参加一次教学常规检查活动,组织一次学科主题教研活动)为载体,深入了解学校教学情况及教研组建设情况,开展定向联系和精准指导,为期两年。目前,在教研专家的引领指导下,学校校本教研有效性进一步增强,教师发展呈现出由量变到质变的良好态势。本年度,宋团辉老师被评为开发区名师,谭敬敬、刘洋2位教师被评为东营市学科带头人,在市级及以上优质课等业务类竞赛活动中获奖 17人次,在《基础教育论坛》《教育家》《山东教育》等学术期刊刊论文发表26篇。
4.开发区教育分局在我校开展核心素养视域下阅读教学集中调研活动暨观摩研讨会。
10月12日,来自全区27所学校130多名语文骨干教师到我校参加了全区核心素养视域下阅读教学集中调研活动暨观摩研讨会。一年来,我校以“东凯实验学校核心素养视域下‘全阅读’项目”为主题开展有效阅读推进活动,致力于建设“书香校园”。4月,举办了校园第七届读书节,11月,举办了首届习作节,引领学生在体验参与中养成读书习惯,提升核心素养。为达成“智慧学园,成长乐园,幸福家园”目标愿景奠定学力基础。
5.东营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以“双减”进行时为题报道我校课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双减”国策实施以来,我校根据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总体安排,结合学校实际,率先在全区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小学部全员课后服务、初中部晚自习等工作,解决学生科学安排时间、家长接送困难等问题;
率先实施食堂改扩建工程,使食堂餐位增加到1200个,解决确有需求学生的午餐、午休等问题;结合“五项管理”要求落实,实施作业减负、课堂体质行动,为学生学习和生活营造优良的学校生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校育人生态雏形初显,被东营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东营公共频道、大众网、市委宣传部黄河三角洲视频号、光明日报客户端予以报道。
6.重庆酉阳教育系统赴山东挂职锻炼干部在我校开展为期5周的跟岗培训活动。
10月10日—11月14日,重庆酉阳教育系统赴山东挂职锻炼的11位干部在我校开展了为期5周的跟岗培训活动,通过结对跟岗、主题学习、课堂观察、参加行政办公会等形式,全方位学习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家校共育、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安全管理等工作,我校管理团队和教师队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让“东凯经验”“东凯方案”在酉阳生发动力。同时,我校发挥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的辐射引领作用,与广饶滨海学校、丁庄中心小学、垦利区郝家镇中学、垦利区第一小学、河口区义和镇中心学校等兄弟学校组建优质学校发展共同体,通过开展“同课异构”、主题讨论等形式开展教研活动,实现共享资源和共同发展。
7.我校被评为全国家校共育创新实验校。
一年来,我校致力于发挥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引领提升和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家校共育质量。一是完善组织机构,形成工作机制。通过竞聘演讲、民主投票,推选组建了2021年学校家委会;按照《东凯实验学校家长委员会章程》开展工作。二是加强培训,提升素养。赵文刚校长、家庭教育专家李作祥老师立足于“五项管理”“双减”“课后服务”等工作与家长们作深入交流,引导家长协同推进、进退有度,助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学校。三是组织开展全员家访活动,将教育的力量传递到学生和家长中,促进沟通,凝聚共识,推动合力育人。四是组织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来自不同行业,从事不同职业的家长,根据自身的专业和特长,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社会课程,内容涵盖法治教育、生命教育、儿童礼仪、垃圾分类等,让家长走进课堂,融入学校生活,零距离、全方位地了解学校的管理与发展,了解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促进了教育合力的自然发生。本年度,我校被确定为全国家校共育创新实验校,12月,顺利通过全市家校共育示范学校评估验收。
8.省政协《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工作立法前微协商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9月27日,省政协副秘书长王琳一行在市政协副主席张敏陪同下,到我校现场调研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校本实施情况,听取了赵文刚校长《构建绿色教育育人生态引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主题报告,对我校倡导实施以“学为中心”引领育人生态重构的校本实践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在办学过程中,我校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通过国家宪法日主题活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法治副校长主题讲座等渠道,引领学生知法、懂法、尊法、守法、用法。同时,我校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0月13日,学校承办了全市教育系统“加强新时代基本道德规范建设”专题调研座谈会,赵文刚校长在会上做了题为《丰富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内涵奠基师生幸福人生底色》的主旨报告。通过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效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推进,引领学生在融入社会的进程中适应社会,在提升修养的过程中,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9.我校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本年度,我校持续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办学工作,用传统文化为学生“固本铸魂打底色”。在常态化开展经典诵读、传统节日、“新六艺”等传统文化课程基础上,9月28日,我校举行了祭孔暨一年级开笔礼仪式,让孩子们感受到学校春风化雨般的教化力量;10月23日,我校受邀参加山东省大中小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工作座谈会,在全省分享了东凯实验学校传统文化特色办学经验;11月,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12月,被省教育厅表彰为甲骨文特色学校。学校传统文化办学经验被收入山东大学出版社《传统文化教育引论》一书,在《文化大观》《中学教学参考》等学术期刊刊发。
10.我校荣获全国资源节约型绿色校园荣誉称号。
我校在办学过程中高度重视节约型学校建设工作,在认真落实2018年《东凯实验学校节约型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基础上,结合本年度垃圾分类、食堂建设等工作,促使资源节约型绿色校园建设向课程化、常态化发展。通过“垃圾驿站”建设,实现垃圾分类有收益,调动了师生积极性;通过“三节三爱”教育,引导学生节约资源有方法,养成了勤俭习惯。11月,我校被《环境教育》杂志社、中国环境文化教育专家委员会授予全国资源节约型绿色校园荣誉称号。
回望2021,一个个扎实的足迹记录着东凯实验人奋进的步伐,虽步履艰难但充盈着收获的喜悦;展望2022,一份份殷切的期望激励着东凯实验人奋进的豪情,虽充满挑战但洋溢着成长的幸福。
征程漫漫,惟有奋斗!加油!